连日来,山东各地消防救援部门积极创新服务模式,优化监管方式,为公司可以提供精准化、智能化的消防安全服务,助力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消防力量。
(2月28日,济南历城区消防救援大队到济南海峡美容整形医院开展消防技术服务指导。)
近日,济南市历城区消防救援大队走进辖区企业,主动服务,积极开展助企纾困专项行动,以精准帮扶指导提升企业办事效率,一直在优化辖区营商环境。
大队累计发放调查问卷2000余份,走访企业300余家,围绕辖区生物医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与高端装备、电子商务、贸易物流等重点领域,改变传统监管方式,根据公司诉求和安全需要制定个性化改善方案,帮企业解决消防技术难题。
在加州通达物流产业园和邦德激光全球总部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大队提前介入,针对消防设施应用、重点部位安全防范等环节提出12项优化建议,切实推动项目安全投产,为企业节省整改成本超百万元。
为助力重点项目快速落地,大队开辟“消防审批绿色通道”,对企业实行“一窗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办理”,将审批时限压缩67%,让企业从繁琐的手续中解脱出来。安生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在申请公众聚集场所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时,大队窗口人员为
其提供“容缺办理”服务,允许在材料不全的情况下先行受理,切实提升办事效率。
到无事不扰,提升执法公信力。同时,贯彻柔性执法理念,对首次违法的非公有制企业依法从轻减轻处罚和不予处罚,既体现了执法的温度,又增强了企业的守法意识。
济宁市消防救援支队依托“智慧消防”平台,创新推出非现场监督管理模式,通过实时监控、数据分析等手段,精准发现风险隐患,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2月13日,在山东一创技工学校的消防监控室内,学校消防负责人姚露通过“智慧消防”综合防控平台,实时掌握校园消防安全状况,并接受线上培训和调度指导。
“自从去年接入了智慧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后,我们切实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既规范了值班人员的操作水平、减少了轮值人数,更大大助力了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姚露坦言,“智慧消防”平台既像一双眼睛,又是一位老师。
据了解,“智慧消防”平台集安全标准化巡查、电气火灾隐患监测、建筑消防用水监测等八大功能于一体,目前已为全市9000余家社会单位提供实时在线服务。济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赵福军表示,“智慧消防”将传统的现场检查转变为非现场监管,既提高了监管效能,又减少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实现双赢。
此外,济宁市消防救援支队还通过线上培训和随机提问等方式,不断的提高企业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推动消防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今年3月1日,《济宁市消防条例》正式施行,为非现场监管提供了相关依据,这也标志着济宁市消防安全管理迈入智能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菏泽市消防救援支队创新宣传模式,组建“消防课堂”深入企业,开展精准化、场景化的消防安全培训。2月26日,在巨野县万鑫针织服装有限公司,一场消防培训吸引了众多员工参与。宣传人员通过现场演示、案例讲解等方式,将复杂的消防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让员工们轻松掌握灭火器使用、隐患排查等基本技能。
企业员工李先生表示:“以前觉得消防知识很抽象,这次培训用身边事讲消防理,既生动又实用。”这种“零距离”“面对面”的培训模式,不仅提升了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也增强了企业的自我管理能力。
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在消防安全工作中面临的、员工流动频繁等难题,菏泽市消防救援支队在隐患排查过程中,注重灵活性和针对性,为公司可以提供贴心服务,助力非公有制企业筑牢安全防线。
在鲁西新区交投粮油物流园内一家仓储物流公司,监督人员发现消火栓前堆满了货物。企业负责人胡先生无奈表示,由于近期订单激增,货物积压,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存放空间。
“可以在角落搭建小型货架,按照类别存储放置货物,既保证有序存放,又不影响消防设施使用。”监督人员与胡先生一起查看车间布局,提出解决方案。同时,针对车间内的其他隐患,监督人员详细记录并耐心讲解危害。胡先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表示全力配合整改。
为确保整改顺顺利利地进行,监督人员还帮企业协调园区管理方,开辟临时仓储区域,缓解货物积压问题。整改过程中,监督人员多次到现场指导,协助解决难题。胡先生感慨道:“以前觉得消防检查是应付差事,现在才知道是为我们好!整改后,车间环境整洁了,生产也更安心了。”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在隐患排查中,注重以服务促整改,为企业量身定制整改方案。2024年12月,辖区某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产业园发生火灾,接到报警后,辖区消防站迅速响应,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展开灭火救援,所幸未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经过调查取证,火灾原因是该单位员工私拉乱接电线,电气线路短路打火引燃可燃物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火灾发生后,大队以着力解决企业安全问题为出发点,坚持推行柔性执法,提出整改要求,责令该单位将消防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清除,不予行政处罚,并通过火灾现场警示教育、召开分析座谈会等方式,帮企业查找问题、整改隐患,并全程跟踪指导,提升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这种“以火治火”的方式,不仅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还增强了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大队还为公司可以提供常态化服务,从制度建设到设施维护,全程帮扶,助力公司实现本质安全。
此外,为逐步的提升大队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大队引入群众窗口评议与内部考评机制,设立举报热线等方式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不断促进和强化队伍服务意识,真正把群众的事、企业的事当做自己家里的事来办,努力为全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方便、快捷、文明、高效的优质服务。
山东各地消防救援机构通过简化办事流程、规范监督检查、优化执法方式、规范裁量应用、提升专业服务等内容,为保障企业和群众合法权益,服务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动力。下一步,山东消防将继续以服务促发展,以安全保稳定,为全省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贡献更多力量。